一、本《实施意见》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组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机构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政治任务。2019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强化首任担当意识,着力推进全市四级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020年初,为深入开展“基层基础规范提升年”活动,进一步加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夯实基层基础,规范提升形象,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宿迁市加快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示范引领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2020-2022年),力争通过三年努力,着力打造一批优秀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为退役军人提供规范化、精准化、亲情化服务。
二、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示范引领工程有哪些特色?
以退役军人为中心,以退役军人需求为导向,把握一个契机、瞄准一个目标、突出“三个联动”原则,着力打造一批优秀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把握一个契机:以“基层基础规范提升年”活动为契机,逐步规范提升行业形象,切实发挥优秀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的示范引领作用,为广大退役军人奋发作为、回报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优质平台。瞄准一个目标:通过三年左右时间,到2022年底,全市市级乡镇(街道)优秀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覆盖率达到90%、村居(社区)优秀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覆盖率达到30% 。突出“三个联动”:一是分级负责,部门联动。在党委、政府领导下,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发挥主动性,积极协调组织、编制等部门,为优秀服务中心(站)建设提供支持。二是稳步推进,上下联动。实行属地管理、协同推进,坚持“全市一盘棋”、“属地建设责任与主体单位责任相统一”。三是以点带面,统筹联动。按照“一年搞示范、两年抓提升、三年树品牌”导向,分年实施,边建设、边总结、边示范,高标准推进。
三、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示范引领工程的主要建设内容有哪些?
面向全系统、突出县乡村,紧扣“五化”标准,明确任务清单,有力推动服务保障体系从“有”向“优”转变,为构建退役军人事务领域基层治理新格局提供示范样本。一是硬件设施“标准化”。县(区)及以上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设置专门的办公和活动场所,规划建设服务大厅和办公区域,并设信访接待室。乡镇(街道)服务站设置专门办公和活动场所,有条件的可设立退役军人信访接待室。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可专门设立场所,或与村(社区)综合服务站等合署办公。二是经费保障“足额化”。 有关部门下发专门文件,明确将县(区)、乡镇(街道)、村居(社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各项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安排,为退役军人服务工作正常开展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三是人员配备“专职化”。县(区)服务中心按照核定编制足额到位,并明确具体岗位人员职责设置;每个乡镇(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实际到位到岗在编专职人员不少于2人;有条件的村居(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1名专职工作人员。四是制度流程“科学化”。将本级制定出台的规章制度、退役军人服务站服务承诺和工作流程图等上墙,各项制度、流程比较科学合理,符合实际工作需要。五是运行服务“规范化”。 健全完善四级服务保障体系,“两中心两站”实体化运行。各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要按照业务规范化建设档案清单要求,提供台账资料。
四、在推进示范引领工程的过程中主要有哪些举措?
着眼“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的目标,努力将乡镇(街道)和村居(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成为基础设施达标、制度流程完善、服务管理规范的退役军人服务场所,确保退役军人服务工作有人干、活动有场地、诉求有渠道、解困有平台。一是明确标准,规范建设。乡镇(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明确“五个一”建设标准:一套办公设施、一套制度流程、一套信息数据库、一块荣誉展示墙、一个“退役军人之家”。村居(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明确“四个一”建设标准:一个固定场所、一套制度规范、一套信息数据库、一组展示图板。二是突出特色,坚持创新。各地因地制宜,抓住重点,突出特点,打造亮点,不断总结新经验,研究新情况,采取措施,努力在展板设置、资料完善、制度建设等方面求突破、求发展、求实效,创造性做好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三是发挥作用,精准服务。乡镇(街道)和村居(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建成后,认真落实“四尊崇五关爱六必访”制度、荣誉送达制度、走访慰问制度;探索建立退役军人活动日、志愿服务队和民主议事等制度。积极探索引导社会力量为退役军人服务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加快构建“政府购买服务、鼓励自我服务、倡导志愿服务”相结合的退役军人服务模式。
推进脉络:2020年2月份制定实施意见。3月份排出示范引领退役军人服务站创建名单。4月份召开了基层基础基本规范提升工作现场会。会上,沭阳县桑墟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等16家单位被命名为全市2020年度首批优秀退役军人服务站,并组织了优秀服务站现场观摩。同时,4月份,部里安排2020年要在全国县乡两级建成一批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我市报送近70家县乡两级创建名单,全市优秀退役军人服务站点建设取得初步成效。5月份-10月份,通过观摩评比、实地督导等方式,推进各县(区)面上工作,尤其重点推进薄弱县(区)和薄弱环节。11月份,安排10个工作组对全市乡镇(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进行拉网式检查。通过当场交办、书面通报、下发规范指导文件等形式,要求各地进一步做好服务站提档升级工作。12月初,市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全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暨信访稳定工作会议,市委、市政府领导亲自谋划、亲自指挥、亲自调度,高位推动全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为做好体系建设工作作出了关键部署、提供了坚强保障。截至目前,通过“回头看”,各地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管理更加规范,服务更加优质。
五、示范引领工程实施以来成效如何?
目前,全市建成了县(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8个、乡镇(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112个、村居(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1406个,县、乡、村三级建成率全部达到100%。县(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核定编制55人,到位47人,到位率达85%。乡镇(街道)服务站核定专项编制224人,到位213人,到位率达95%。村居(社区)服务站,从“两委”班子成员中安排了1418人兼职从事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县区服务中心、乡镇(街道)服务站基本经费纳入财政年度预算安排。建成县(区)服务中心的办公接待场所约4100平方米、乡镇(街道)服务站办公接待场所约6600平方米、村居(社区)服务站办公接待场所约22000平方米。
泗洪县、宿城区、泗阳县整体推进较好,在全市处于领先位置。宿城区双庄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正创建全国精品型,泗洪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沭阳县桑墟镇退役军人服务站、泗阳县众兴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正创建全国标杆型,在全市县区中发挥了标杆引领作用。泗阳县新袁镇等服务站,泗洪县临淮镇、界集镇等服务站,宿豫区大兴镇、豫新街道等服务站,宿城区中扬镇等服务站,经开区黄河街道等服务站,湖滨新区井头乡、晓店镇等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比较好,已达到示范型标准。
12月初,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组织专门工作组对我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进行调研,并给予了充分肯定。我市各级服务中心(站)已经成为政策咨询的窗口、感情联络的纽带、信息沟通的渠道、就业创业的桥梁、帮扶援助的平台、矛盾化解的现场,保障退役军人合法权益、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全市广大退役军人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六、下一步有何打算?
下一步,将严格按照部省要求、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和《宿迁市加快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示范引领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2020-2022年)精神,市县精准发力、压茬推进,乡村落地落实、做深做细,进一步建立健全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政策制度体系三个体系建设,通过“四个加强”即进一步加强阵地建设、加强功能建设、加强能力建设、加强规范建设, 使退役军人服务站成为退役军人休憩身心的家园、了解政策的窗口、排忧解难的靠山、创业发展的平台。着力建设一批全市数一流、全省当先进、全国有影响的“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以点带面、连线成片、辐射周边,实现服务中心(站)从“有”到“优”,努力让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舒心”,让现役军人“安心”,让党委政府“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