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最美退役军人

“一等功臣”朱以才化身红色故事宣讲人

  • 发布日期: 2025-01-03
  • 来源:
  • 访问量:1

    有一位老兵,他叫朱以才,虽然年过古稀,但目光中依然透露出军人的坚毅,回忆起当年的战斗,他的思绪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1983 年,朱以才响应国家召唤,毅然投身于对越反击战的浪潮之中。战场上,环境极度恶劣,越南山地丛林遍布,气候潮湿多变,蚊虫蛇鼠肆虐。他栖身于狭小的猫耳洞中,其面积不足两平方米,洞内阴暗潮湿,被褥总是湿漉漉的,长久下来,身上皮肤溃烂,疼痛难耐,甚至无法着衣,常常赤裸着脊背。生活条件异常艰辛,干粮耗尽便以野菜果腹,水源也极度稀缺。他所在的阵地是松毛岭 861 高地,与敌人前沿阵地相距仅约 800 米。然而,这些艰难险阻并未阻拦他们前行的脚步。
    朱以才忆及一次激烈的战斗场景,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我所在的连队负责攻占一个战略高地,9 月 17 日凌晨 5 点左右,天刚微亮,我带领一个班,提前抵达上级指定位置,计划 6 点战斗打响。后方的炮兵率先对准越军前沿阵地、工事进行多轮炮火压制。15 分钟炮击过后,步兵连队以及各兵种迅速向敌人阵地挺进、渗透,并抢占有利作战地形。由于前方山林繁茂,加之雷区众多,每前进一步都极为艰难,有时只能俯身小心前行。我们刚要到达作战位置时,被越军察觉,他们立即向我们前进的方向展开大面积炮击。我们迅速隐蔽,有的战友还未来得及隐蔽,就被敌人炮弹击中倒下,有的战友被炮弹炸得浑身是血。我亲眼目睹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但无人后退,大家心中唯有一个信念,那就是要拿下高地,为祖国争光!”
    在激烈的战斗中,敌人火力凶猛异常,战友们纷纷倒下,然而朱以才毫无退缩之意。他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卓越的军事技能,率领剩余的战友冲锋陷阵。在冲锋途中,他的头部被弹片划伤,由于战斗紧迫,无暇顾及伤痛,他依然坚持战斗,从地上抓起一把湿土敷在伤口,戴上钢盔继续作战。他扛起 82 式无后座力炮,瞄准敌人火力点,猛烈开火,越军被打得节节败退,四处逃窜。就这样,战斗持续了 20 多个小时,他决心与敌人决战到底,打死打伤敌人数百名,缴获大量越军武器装备,最终以较小的代价赢得了胜利。
    在打扫战场时,发现有的战友身上,被敌人的子弹、炮弹击中十几处,一名年仅 17 岁的战友在这场战斗中牺牲了,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他口袋里早已写好的遗书,遗书上还沾满了他的血迹:“上面写着亲爱的爸爸、妈妈,战场是残酷的,如果我战死在南疆这片热土上,你们不要挂念,也不要流泪,我是为国而战,自古不能忠孝两全,孩儿不孝。假如轮战结束,我还能活着回家,我将好好孝敬你们,报答你们的养育之恩。”
    战后,朱以才带着满身伤痕回归家乡。但他从未向他人炫耀自身的功绩,而是默默过着平凡的日子。他常说道:“那些牺牲的战友们才是真正的英雄,我只是做了应做之事。”
    多年过去,朱以才的心中始终牵挂着那些曾经一同战斗的战友。他表示:“我们不能忘却那些为了国家和人民付出生命的战友,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
现今,他化身红色故事宣讲人,积极参与各类老兵活动。他受邀前往机关、企事业单位,小学、初中、高中进行演讲,身影随处可见,每每听到他战友所写的“遗书”内容时,泪水总会悄然滑落。
    今年以来,他已参加红色故事宣讲30余场,以另一种方式谱写着一曲曲壮丽的英雄赞歌,教育着下一代,让他们知晓爱国、学会奉献,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身的力量,他的勇敢、坚韧和奉献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与敬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