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党徽闪耀 军魂不改——宿迁市部分优秀党员退役军人风采展示

  • 发布日期: 2020-07-02
  • 来源: 宿迁网
  • 访问量:1

宿迁自2019年

组建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以来

通过实施“优秀退役军人标杆引领工程”

基层党建“书记项目”

教育引导全市广大退役军人

离军不离党 退役不褪色

勇当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试点

走在前列的热血尖兵

先后选树“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唐明清

“江苏最美退役军人”王爱东

“中国好人”周莉等

优秀党员退役军人代表

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和标杆引领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

全市广大党员退役军人

闻令而动 冲锋在前

全力以赴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

用实际行动

彰显了党员退役军人的责任和担当

唐明清:群众有难事 主动上门帮

唐明清:1968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1986年10月入伍,2001年转业参加公安工作,现任宿迁市公安局宿城分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获评“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全国优秀人民警察、“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好人、江苏省“人民满意公务员”。

1989年9月,唐明清面对党旗庄严宣誓。2001年,他由一名武警战士转业成为一名人民警察。不管是在部队还是在地方,他本色不改,始终践行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承诺。

近年来,唐明清成功处置13起轻生事件,多次不顾个人安危抢救处于生死边缘的群众。为了挽救轻生者,他积极学习心理疏导方面知识,形成了独特的“唐明清救心法”。为了更好服务群众,他在辖区派出所办事大厅的户籍窗口挂上“不满意请投诉”的牌子,并留下自己的手机号。“服务老百姓,贵在平等真诚。”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得知辖区群众有困难,他总是主动上门帮助解决。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唐明清即使生病也坚持工作。爱人劝他好好休息一会儿,他却说:“这是我的职责所在。疫情当前,不能有半点松懈。”1月31日上午,在连续工作数周后,唐明清再次病倒。但在治疗半天后,他又重返岗位继续工作。

唐明清说:“我会牢记来时的路,永远保持军人的作风本色,为党分忧、为国奉献、为民服务,永不辜负共产党员和中国军人的光荣称号!”

王爱东:古黄河畔的“生命守护者”

王爱东:1958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1974年11月入伍,1982年11月退役。他牵头组建黄河水上志愿救援队并任队长,先后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江苏最美退役军人”。

1982年,脱下军装的王爱东进入宿迁检察系统工作,成为同事口中的“王师傅”,也成为群众口中的“活雷锋”——从部队到地方,给了他更多学雷锋做好事的机会。

见义勇为100多次,做好事700多件,协助破案46起,协助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37名……在军营里养成的学雷锋做好事“习惯”,影响了王爱东的一生。

2009年,因患心脏疾病,王爱东从宿豫区人民检察院退居二线。没想到,在家没歇几天,他又有了新“工作”——组建黄河水上志愿救援队,专门救助生命、防范意外,最大限度避免悲剧发生。

从此,王爱东日夜守在古黄河畔。

如今,黄河水上志愿救援队已由4人发展到1.3万人,其中持有红十字救护员证的有4760人,成功挽救184条鲜活生命。为了救人,王爱东四次被送进医院急救,最长的一次,在医院住了43天;最危险的一次,抢救了4小时才闯过“鬼门关”。

初衷不变,脚步不停,王爱东的军人本色从未褪去。

周 莉:一声“妈妈”,爱就在心里开花

周莉:1974年出生,中共党员,1992年12月入伍,1995年12月退役,2011年起任宿城区社会福利院院长。获评“中国好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民政系统劳动模范等。

1996年,周莉来到社会福利院工作,负责护理三名瘫痪的老人。每天,她为老人刷牙、洗脸、洗澡,老人便秘,还得戴上手套帮老人把宿便一点点抠出来。因此,现在周莉看到孩子将大小便沾到身上,就会习惯性地上前清理。

“我们社会福利院的孩子有80%患有脑瘫、60%无法表达情感。”天天和这些孩子生活在一起,周莉练就了一项本领:一名陌生的孩子抱在怀里,几个动作下来,她就能对孩子的护理和康复训练方法做到心中有数。

在社会福利院,周莉一干就是24年。24年里,有70多名孩子被11个国家的爱心人士领养。24年里,周莉的春节和中秋节都是先和孩子们过,陪孩子们吃过团圆饭才回家与家人团聚。

周莉听到的第一声“妈妈”,不是来自自己的儿子,而是来自一个叫宿小梅的孩子。那个孩子患有先天腭裂,周莉每天给她喂奶、洗澡、穿衣,耐心地教她走路、说话。患有严重先天腭裂的孩子,发音不清楚,可她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对着周莉叫“妈妈”。那时,周莉还是个尚未婚配的姑娘。

柏华基:在新闻战线仍是一个“兵”

柏华基(右):1962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1981年10月入伍,2000年4月退役,现为泗洪县广播电视台总编室主任、记者。相继被评为宿迁市双拥工作先进个人、江苏省全民国防教育先进个人、“江苏最美退役军人”、全国优秀复员退伍军人,入选“2014《中国双拥》年度人物”。

39年前,他穿上军装,成为一名人民子弟兵。20年前,他脱下军装,成为泗洪县广播电视台的一名“新兵”。他就是泗洪县广播电视台总编室主任、记者——柏华基。截至目前,他已播发6000余条新闻稿件,其中60%以上的报道对象是现役军人、退役军人、民兵预备役人员和烈属军属、拥军模范。

工作中,柏华基用手中的镜头,记录下众多感人的场景:2003年夏季,泗洪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他深入抗洪一线,抓拍百万军民团结抗洪的画面;汶川地震发生后,他与救灾一线的泗洪籍退役军人保持密切联系,制作新闻专题片,引起强烈反响……

柏华基既是一名记录者,也是一名参与者。每年征兵工作启动后,他与相关部门积极策划,邀请泗洪籍新四军老战士为适龄青年讲故事,激励适龄青年自觉接受祖国挑选。他还建议单位开设国防教育专栏,既做记者,又做编辑,截至目前已播出节目150余期。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柏华基主动放弃春节假期,和同事一起扛起摄像机,深入城乡战“疫”一线采访报道,把泗洪人民万众一心抗击疫情的感人事迹宣传出去。在此期间,他先后采写和编辑《28名退役军人坚守高速公路出口阻击疫情》等防控疫情新闻稿件近百篇,为泗洪干群战“疫”加油鼓劲。

韩发品:真情化解“千千结”

韩发品:1966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1985年10月入伍,1989年3月退役,现任泗洪县曹庙乡人民调解委员会副主任。2018年5月被司法部评为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2019年7月获评“江苏最美退役军人调解员”。

1992年起参加当地派出所矛盾纠纷调解工作,2016年起任泗洪县曹庙乡专职人民调解员,在矛盾纠纷调解这个岗位上,韩发品一干就是28年,调解矛盾纠纷3000余起。自2017年开展公调对接、诉调对接工作以来,他通过公调对接成功调解矛盾纠纷30余起,通过诉调对接成功调解矛盾纠纷20余起,并积极履行人民调解员职责,调解群众矛盾纠纷2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8%。

2018年11月,多名农民工到当地信访部门上访,要求解决淮安某水利工程施工队拖欠王某等14名农民工工资15万元的问题。韩发品接到信访部门委托调解任务后,积极调查了解情况,一边安抚农民工情绪,一边与施工队负责人张某沟通,通过耐心劝导、讲解相关法律法规,最终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成功化解了矛盾纠纷。

多年来,韩发品不改军人本色,凭着坚定的政治信念、良好的业务素质,不计报酬、甘愿奉献,诠释了人民调解工作的宗旨,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程兴国:愿用余生守护烈士忠魂

程兴国:1945年出生,中共党员,1969年3月入伍,1973年8月退役,原泗阳县邮电局退休职工。2019年5月入选“江苏好人榜”,2019年8月获评“中国好人”。

2001年,回到故乡——泗阳县三庄乡定居的程兴国发现,安葬在当地的程道口战役和林宫渡战斗中牺牲的530余名烈士,不仅墓前没有纪念碑,而且无人守护。程兴国不顾年高体弱,决心修建烈士陵园,让烈士有个安息的地方。他带头发动村民无偿拿出15亩土地作为陵园建设用地,同时捐出自己的全部积蓄,为530余名烈士树碑立传建陵。

要更好地纪念和缅怀先烈,就要更多地了解烈士的英雄事迹。多年来,他跑遍泗阳、沭阳、涟水、灌云等地,走访200多人,获得了王恒昌、季长雨等40多名在程道口战役中牺牲的烈士线索,整理出《陈毅军长在我家》《六塘河畔的胡营长墓》《王光夏败走程道口》《艰难的攻坚战》等十几个战斗故事。

烈士陵园建成后,程兴国甘当义务守墓人和讲解员,为社会各界义务讲解2100余次。每天清晨,他都要到烈士陵园里打扫卫生、清除杂草,努力为长眠于此的烈士营造良好的环境。

“我的职责就是把先烈的故事讲给下一代听,讲给更多的人听。”程兴国说。

徐生义:一辈子,奉献有“大成”

徐生义:1943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1964年3月入伍,1968年3月退役,现为泗阳县南刘集乡大成图书馆负责人。获“泗阳好人”提名奖、全省新闻出版行业感动人物提名奖,被评为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先进个人。

1968年3月退役后,徐生义回到泗阳县南刘集乡大成村(现庄黄村)务农,曾任村民兵营营长、生产队队长。2010年,在上海工作的儿子徐卫东提议利用家中新房开办图书馆,书籍免费供村民借阅,并想让徐生义出任图书馆馆长。于是,徐生义自掏腰包定制书架、桌椅,再加上儿子的几百册藏书,大成图书馆就这样开起来了。

随着读者越来越多,原有的书籍已经不能满足需求。2011年11月起,徐卫东在网上募集图书,发动更多人加入到这一公益活动中来。从此,除了打扫卫生、提供茶水、整理书籍,徐生义又多了一件事——接收各地捐赠的书籍。

从社会科学类到自然科学类,从纪实文学到言情小说,从理论著作到实用技术……现在,大成图书馆藏书已有上万册,每年为超过2000人次的读者提供借阅服务。

但是,徐生义毕竟老了,从图书馆二楼走到三楼已有点力不从心。为此,徐卫东开始在网上“招聘”新馆长。

不过,徐生义说,新馆长不到任,老馆长坚决不退!

王先兵:“兵心”不改 创业富民

王先兵:1978年出生,中共党员,1997年入伍,2000年退役,现任江苏融达管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阿兵家庭农场负责人、宿城区王官集镇唐圩村党支部副书记。被评为宿迁市退役军人创业标兵。

退役后的王先兵没有选择回到家乡,而是背上行囊外出打工。他说:“一个人只要能吃苦,只要真心想干,搁哪儿问题都不大。”

这份工,一打就是十几年。2003年的时候,王先兵的年薪就达到20万元。谁也没想到,2016年,他放弃了企业高管职位,回到家乡创办阿兵家庭农场,帮助群众就近就业。

创业之初,王先兵亏了很多钱,直到2018年,阿兵家庭农场才有了第一笔收入——8亩无花果销售1万余元。为了弥补亏空,也为了更好地带动周边群众脱贫致富,王先兵卖了两套房子,又向银行贷款,在阿兵家庭农场附近创办了江苏融达管业科技有限公司。

王先兵热心公益事业。2010年至今,他和萤火虫志愿者团队资助了1000多名贫困生,仅他自己投入公益事业的资金就有几十万元。

2017年,王先兵经过层层选拔,成为宿城区王官集镇唐圩村党支部副书记。“一定要摘掉省定经济薄弱村的‘帽子’,让弱村变强。”上任伊始,王先兵就暗下决心,积极带领群众发展“庭院经济”,建设美丽乡村。

“我们军人就是有荣誉感,就是‘好面子’!”一句玩笑话,道出王先兵始终未改的“兵心”。

李华忠:74万斤蔬菜搭起爱的桥梁

李华忠:1971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1992年入伍,1995年退役。现任江苏省润格贸易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沭阳县青伊湖镇蔷薇村“上海青”蔬菜基地总经理。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1月23日10时起,武汉封城。得知这一消息后,在千里之外的沭阳县青伊湖镇蔷薇村,党员退役军人李华忠和哥哥决定免费送菜支援湖北、支援武汉。

春节期间,正是“上海青”蔬菜销售最好、价格最高的时候。但是,李华忠和哥哥暂停与常州市场的合作,把每天运往常州销售的2万斤“上海青”蔬菜全部捐赠给湖北,并安排人员抓紧收割装运、继续播种,确保蔬菜持续采收。

从2月7日起,每天2万斤新鲜蔬菜从“上海青”蔬菜基地发出,运往湖北。得知“蔬菜兄弟”的善举后,蔷薇村的村民纷纷赶来当志愿者,帮助采收。截至4月中旬,李华忠和哥哥共计向湖北捐赠37车74万斤新鲜蔬菜,价值近百万元。

不仅如此,李华忠和哥哥还向蔷薇村捐款10万元用于疫情防控工作,向青伊湖镇12个村赠送2.4万斤蔬菜用于改善困难群众生活。

如今,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李华忠和哥哥又忙着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就近就业问题,带领大家共同致富。目前,“上海青”蔬菜基地已吸纳40余名群众就近就业,复工率达100%。

施俊山:当兵是好兵 创业是榜样

施俊山:1965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1984年10月入伍,1989年退役。现任江苏杉荷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1989年退役后,施俊山心中就有一个回乡创业、致富一方的梦想。此后,他走南闯北积累创业资本,最终带着3000多万元创业资金回到宿豫区新庄镇。经过再三考察,他决定种植莲藕,并于2013年10月发起成立宿迁市荷林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同时栽种桃树300亩。创业之路注定艰辛,虽然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但施俊山毫不气馁,一直用心经营,最终合作社收获颇丰,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为了应对新形势新挑战,做好生态农业这篇大文章,施俊山不断创新思路、开拓市场,并引进“以销促产、产销统一”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于2017年4月成立江苏杉荷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着力提升品牌价值。

为了带领更多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施俊山把企业发展与地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引领群众创业致富。在他的带动下,当地成立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30余家,一个以农业特色种植、旅游休闲观光为主的绿色生态示范区正在形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